• 首 页
  • 关于本会
  • 新闻报道
  • 学术期刊
  • 农牧科技
  • 学会党建
  • 会议展览
  • 会员企业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农牧科技 > 信息详细
    信息详细
    河北赵县何庄村4200亩耕地实行规模化集约化管理一季麦亩均降本超百元
    浏览次数:58    添加时间:2024-06-24 15:20:07

         炎炎夏日,麦收正忙。

         6月11日一早,赵县北王里镇何庄村村民徐如子把跑运输的儿子送出门,自己戴上草帽,一个人朝地里走去。

         村南的麦田里,4辆小麦联合收割机正在金色麦浪中抢收,3辆厢式货车停在地头等待装粮。

    瞅着眼前的收割场景,徐如子很开心,“种了大半辈子地,从没像今年这么轻松过。”

         徐如子告诉记者,过去麦收,全家人齐上阵,连收割带播种最少也得十来天。去年秋收后,他把15亩地全交给了村办合作社,全家人从地里解放出来,该出去挣钱的出去挣钱。合作社每亩地每年给1100元的保底收益,到年底还有分红,比自己种省劲儿不说,挣得还多。

         过去,何庄村一家一户土地分散,加上年轻人纷纷进城,老人体力弱管护田地跟不上,多数人家种地收入很少。去年,为解决“谁来种地”的问题,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2712名村民全部自愿以土地入股,由村“两委”干部任合作社负责人,对村里4200亩耕地进行规模化、集约化经营。

         何庄村的合作社有个合作方——河北冀粮谷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这家国有粮食生产、收储公司对合作社提供从耕种、管理到收获、销售的“一条龙”服务。这种“企业+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模式,带给村里人不少惊喜。

         正在地头看着收割机卸粮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康俊英介绍:“我们村的土地成方连片,收割起来方便,每亩地的农机服务费比一家一户收割降低30块钱。仅这一项全村就节约开支超过12万元。”

         除此之外,土地实施规模化、集约化管理,小田变大田,平地边、填垄沟,种植面积增加80多亩;所有农资统一由公司按批发价采购,技术人员负责指导,成本又降低一大截;用无人机飞防、铺滴灌浇地,节约人力还提高效率……

         不远处的麦田里,河北冀粮谷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马跃欢和技术人员正在用水分检测仪测定小麦水分含量,看是否达到12.5%的收割标准。一见到马跃欢,康俊英赶紧问起自己关心的问题:“马总,您再给算算,今年咱这小麦管护成本能比去年省多少?”

         “初步测算,咱村这季小麦亩均节省100多元。”马跃欢说,下一步等麦子入了库,公司会按未来3个月的最高价收购,保准让大伙儿满意。

         去年以来,赵县政府和河北冀粮谷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开展战略合作,托管土地达1.3万亩,探索解决农民老龄化、种地收益低等农业发展难题,让土地焕发新生机。“今年,我们公司将以何庄村为试点,大力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促进耕地高效利用和群众增收。”马跃欢说。

         康俊英笑得合不拢嘴:“咱们一起加油干,给其他村打个样!”


                                                                                                                                          信息来源:中国农业农村厅

    版权所有:河北省农牧业经济学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区翟营南大街337号
    电话:0311-66697710     邮箱:nmyxh2006@163.com
    冀ICP备2023022773号-1